建设创新型国家从校园文化创意开始
作者:张学峰

一、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

中国目前已经被国际分工分配到一个初级工业品制造加工的生产地位,这类型国家主要是给国际市场提供资源类和简单的机械加工类产品。如果中国长期陷入这样一种国际分工角色,那么中国的矿产资源和生态环境很快便会消耗殆尽。最终世界将出现这样一种局面:以知识换实物的发达国家将生活在清山绿水的环境中,而以实物换知识的国家最终将出现资源枯竭、环境破坏、发展难以持续。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将何去何从?是继续依仗地大物博放任自流,还是悬崖勒马,另辟蹊径,开创一条真正适合自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国家主席胡锦涛于2006年1月9日在全国科技大会上宣布中国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目标: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使科技发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支撑。(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从现在起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世界格局深刻变化,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才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人口、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更加迫切。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了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创新型国家?在不同岗位上的人,可以为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做些什么?这就是我们接下来着重要思考的问题。

创新型国家是以技术创新为经济社会发展核心驱动力的国家。要想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归根结底是要有能创新的人才,人才来从哪里?当然是靠能培养创新人才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环境。“人”天生就有不同的天赋,“天赋”又像植物的种子只有在适应其生存的环境才能发芽成长。那么什么样的教育环境和教育体制适合创新人才的养成和发展呢?

1)创新教育春回大地

建国六十年十三亿人口的中国没有培养出一个能摘取诺贝尔奖的人。国家将由注重开发自然资源转向注重开发人力资源。基础教育是教育的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也是创新教育的基础。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模式以“记忆力教育”为主,培养出来的学生多为高分低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差、缺乏探究精神、成为难以适应社会生存的“毕业生”。这种“记忆力教育”模式要追咎于“应试教育”的教育体制为之因。这种教育体制抑制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学习的工具,不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如果想要改变现行教育模式,根源是现行的教育体制,它的弊端已日渐显露并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高度上,中国的教育体制亟待改革。

而什么样的教育模式才适合培养创新型人才,我们更需要以创新的思想观念去设想和体验。人才培养条件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环节,而是要科学地认识到人才形成的条件和发展的规律,除此之外,创新人才应该是包括众多领域的,只有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我们都知道只有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才会发芽、成长。而不同的种子适宜不同的温度、湿度,在创新教育进行之时,必须有相对丰富的教育模式来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创造性潜能,以健康的文化氛围和创意的文化环境来培育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健康成长。

通过人性化的隐性文化和艺术化显性文化,让每一个人才的种子都能在匹配的环境中快乐成长。形成健全的人才培养体系、充满创意的学习环境和创新的社会风气,等于回春大地,当肥沃的土地上阳光普照雨露滋润,我们就不怕它荒漠变不成绿洲。

2) 政策是创新教育的春风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第三十二条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深入研究、确定不同教育阶段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内容,形成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开展各种课外、校外活动。加强中小学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加强学生社团组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

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机制。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健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拔方式,改进中学生升学推荐办法,创新研究生培养方法。探索高中、高等学校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这是创新教育的春风。

3) 隐形校园文化是创新教育的雨露

结合我们国家的教育现状,这里所说的隐性文化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潜在课程的设置,二是校园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和改善,三是借助社会力量的情感教育。由于这种教育方式的自然性和隐蔽性,学生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不易萌生受灌输和被强制感,因而也不会产生逆反心理和接受障碍,在各种具体的情境中可以愉悦地接受各种生活信息和知识,提升个人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丰富良好的刺激,可以促进人智力的发展。

A、所谓潜在课程,又称隐性课程、隐蔽课程,是由美国学者杰克逊(Jackson,P.W)于1968年在其《教室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目前尚无公认的定义。一般认为,潜在课程“是通过整个学校的环境、气氛,学校的风气所施加给学生的影响而起到教育作用的。”它们对学生发挥着隐蔽、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这种“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模式所产生的效果已经日渐被教育者所重视。

B、学校要根据自身条件科学规划,合理安排,形成自身独特的校园文化,充分发挥环境在育人中的作用。一位美学教育家曾经指出:美的环境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师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兴趣,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师生素质的提高,有利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心情愉快地工作和学习。

C、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发展和维持认知活动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当代脑科学研究已显示,对于智力正常的人而言,决定其创造性水平高低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兴趣、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因此创造力和创意思维的培养,须顾及情感的教育。对于情感教育除了学校日常学习和家庭生活等的体验,还有一种针对性较强的情感教育,比如学校邀请一些情感教育专家进行专场讲座,或者邀请情感当事人做客学校谈感想等,都可以达到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的目的。

4) 显性校园文化是创新教育的阳光

有人通过整理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大多数同学对学校的环境表示担忧,91%的同学认为校园环境对学习有影响;80%的同学认为学校的垃圾大多数来自食堂;76%的同学认为食堂不卫生;70%认为食堂的水质不卫生等等。校园学习环境、校园生活环境、校园人文环境、校园创业环境、校园研究环境、校园卫生环境、校园医疗环境、校园健康环境、校园成长环境、校园社会化环境都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因素。

(一)创意思维

1) 创意思维是什么

西方古代寓言中,有个著名的“高尔丁结”故事:只要谁能解开奇异的“高尔丁结”,谁就会成为亚洲王。所有试图解开这个复杂怪结的人都失败了,最后轮到亚历山大了。他想尽办法要找到这个结的线头,结果还是一筹莫展,最后他说:“我要创建自己的解法规则”。他拔出宝剑,将那个结劈为两半。于是亚历山大成了亚洲王。这个故事深入浅出的道出了创意的真谛,创意是一次自我觉醒,创意又是一场发现之旅,创意还是一种混搭组合,原本熟悉的一切变得面目全非,所制造的陌生感与新奇感,正是创意化腐朽为神奇的妙笔。

2)校园的思维模式

A、创意的时代背景

一九六五年获得诺贝尔奖的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庆幸自己生在处于探索自然法则的年代,“而这个年代将永远不会重来!”汽车大亨福特那句“我没有发明一件新东西,我只是组合别人的发现”道破新时代发展的天机——“那些改变世界的开关,或许正在向知识的下游转移”。“创意”主导的时代即将登场,在这个时代里社会经济变革爆发性增长的几率越来越小,但细微的改变却时刻发生着,根据蝴蝶效应的原理,相信一场巨大的社会变革正在某处酝酿着。“这个时代诞生的伟人和巨人可能不会太多,但每个人都有机会站在任何巨人的肩膀上眺望。”

B、创意思维所具备的条件

①展开“幻想”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对于中小学生来说,这个阶段是想象力最发达的时候。通过想象力可以把一切看似没有联系的事物联系起来。

②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积极的创造性思维,往往是在人们感到“惊奇”时,在情感上燃烧起来对这个问题追根究底的强烈的探索兴趣时开始的。中小学生还处于人生的求知阶段,求知欲望强烈,然而,若不加以有意识地转移地发展智力,追求到科学上去,就会自然萎缩。

③个性得到发展与保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观念上的转变至关重要。每一个孩子天生都会具有某种特长,在后天的培养中,可能由于某些原因,有些孩子成为学习中的“差生”,家长和老师必须做到能够发现这些学困生的闪光点,更要允许那些奇才、怪才的存在。从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元化、多层次化视角出发,以高度的智慧,因材施教,科学点化,正确引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其个性和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由以上分析不难看出,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和适宜的环境,创意思维是最适合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思维特点和这个成长阶段特征的。

3)资金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占到全国人口数的70%,可见农村人口的教育问题是影响整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关键所在。但是我国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的教育环境让人堪忧,教学条件差、师资力量弱、“知识无用”思想普遍存在……而这些只要我们的企业积极参与到农村教育中来,实现共赢,农村教育状况就会得到缓解,甚至出现一个全新的局面。企业积极资助学校,鼓励企业各方面的人才走进课堂,把实实在在的经验和实践告诉学生。企业可以将优秀的学生纳入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实现专业对口,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人才的成本大大降低,最终教育与企业发展实现共赢。

在西方,从母校毕业的学生有所成就的时候,都会用各种方式回馈教育过他们的母校,这种感恩现象已经蔚然成风,这是个人健康情感的体现,也是对在校学生的鼓励和支持。国内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具有感恩的观念,这样不仅可以树立自己良好的社会形象,还可以缓解人才紧缺的现象,从学生时代入手,培养其创意思维,减少培养成本。

文艺学学者金元浦在一次关于创意人才生存环境的访谈说过,创意人才的培养,政府是第一推动力,企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学校是创意的基地,政府出台一些鼓励性、扶持性的政策,企业提出创意需求,整个社会形成创意的风气,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人人都将有可能成为创意之人。

这里对于创新和创意的定义,笔者引用中国十大创意人之一舒明武来说明。

1)创意就是创立新意,新的意义、意思、意境、主意等,总之是“虚”的东西。

2)创新就是创造新物,新的商品、产品、机制、模式等,总之是“实”的东西。

二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创意是创新的起点,创意通过创新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创新是创意的延展,创新是实现创意的必不可少的手段;离开创意谈创新,就像离开火种谈火焰;离开创新谈创意,好比离开生长谈幼苗。由此可见,创意较之创新更适合个人。

三、结束语

从目前看,我国文化创意产业还是市场不成熟、需求不稳定、产业链尚不完整的风险产业,又是有效需求高速增长,正是具有如上的这种相反相成的特点,文化创意产业才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高效的政策支持机制,高技术的基础设施,相互接驳的产业链条,打破原有行业界限的重组场域,迅速顺畅交换传播的数字网络和一个高度市场化的交流平台。因此,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当代世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准确把握世界产业发展的动向,对于作为世界制造业加工业大国从制造型向创意型发展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的核心特征是鼓励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而个人创造力的无穷释放,将大大缩短整个创新的过程。创意衍生出的创意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时,它的活力脱颖而出,保持继续发展和增长的态势,中国创新腾飞的时代即将到来,人才倍出的中国必将成为创新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