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厕所文化”,这是人们不愿多提及的话题。但追溯到古时期,人们对入厕卫生很有讲究。东汉许慎《说文字释》载:“厕,言人杂在上,非一也……言至秽之处宜常修治,使洁清也。”对厕所建设亦是如此,夏朝时期的“圂”;春秋时期的私人厕所;秦汉时期的蹲、坐式厕所;晋代的“豪厕”;唐代的入厕文明管理等。这表明,中国古代曾有过辉煌的“厕所文明”。
广东省中小学校长联合会常务副会长王红表示:“未来学校最起码有两个特点:一是一定是尊重生命的学校;二是一定是与生活相联系的学校。”厕所是校园文化中最能接近生活的地方,小小细节大文明,在厕所里养成的健康卫生、节约环保思想意识与行为习惯,是作为现代社会文明人的基本素养,也是现代素质教育、“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体现。
优秀的厕所文化建设,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的方式之一,也是学校尊重、提升师生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的体现。同时有利于提高师生的生活品质,提升师生在校的幸福感。
联想空间认为,对于厕所文化建设,可以从“建好、管好、用好、做好”这几个方面入手:
对厕所进行实地考察,设计规划,确定主题,依据学校的理念文化与需求,利用生动有趣的图案、清新明快的色彩相互映衬,营造出自然、清新、舒适的洗手间环境;
对厕所进行文明管理,配置无障碍厕所,特别是强化厕所人性化服务,对厕纸、洗手液、烘手机等如厕用品要尽可能配备,对挂包勾、搁置板等小物件尽可能配置;
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把文明使用厕所作为习惯养成的重要内容,做到文明如厕;
重点抓好厕所的卫生清洁,保证排气扇的通气性,给师生营造一个舒适干净清新的如厕环境。
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清洁、文明的厕所环境不仅是学校文明的标志,更是教育学生文明生活、爱护环境的隐性课程,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保障之一。联想空间为每所学校用心设计出整洁美丽的厕所环境,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从每一个小小的上洗手间的行为中,学会文明如厕,学会珍惜环境、营造环境,做一个文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