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回归本质,打造“原生态”校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
用之不觉,失之难存。”
校园环境环境如何回归本质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建设“原生态、可持续”的校园
将会是令人满意的一份答卷。

------------------


生态循环

与野生动植物“共栖

学校的建筑与校园景观精心结合,学校的景观设计包括一系列的户外教室,教育园地、动植物游戏场地,心灵园地,运动园地等,自然景观为学校提供了学习资源,燃料,食物及污染自处理系统等。其中建立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旨在促进昆虫和各种动植物的繁衍,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学习生物生态学或者进行科学实验。

01.jpg

02.jpg

03.jpg


零碳翻修

可持续性环境的构造

在英国,文教类建筑每年的碳排放量占全国公共部门碳排放总量的15%左右,考虑到这一事实,这所小学按照可持续性策略而建造,学生们非常关心学校对环境的影响,并希望在学校内参与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工作之中,翻修工程有助于形成共同的愿景,为打造一个可持续性社区提供难得的教育机会。

04.jpg

05.jpg

06.jpg

山谷印记

大自然中的学习乐园

学校位于一个朝向西南的缓坡地上,场地还留存有从前山谷的印记。学校的户外教室形式多样,内部的庭院安静而隐秘,南部谷地的草坪可以让人们享受太阳浴,一条天然的小径将人们引向种满挪威树木的植物园。其中的每一棵树都标有挪威语和拉丁语的名称、高度和寿命。沥青路上画有几何图形,以供学习使用。

08.jpg

07.jpg

09.jpg

-素材来源:网络-